恩大教育

学校产业
公司产业

成都海事交通职业学院(筹)(以下简称“海事交通职院”),是由四川恩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恩大集团”),组建教育团队,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指示精神,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规定内容,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成都市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成都制造2025规划》,针对四川省及中国海事交通类行业及产业人才需求情况,通过深入研究、市场分析、实地考察、反复论证等工作,决定“十四五”期间在成都市淮州新城“成都国际职教城”内筹建一所非营利性民办高等职业学院。学院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成都,辐射四川,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建成为国际化、标准化、应用型、产教融合、特色鲜明的全国一流的海事交通类职业学院。

一、学院建设背景:

在四川设置海事交通职院,是服务长江黄金水道发展、建设海洋强国、承接航运人才基地西移的战略需求;是服务四川交通事业和“一带一路”发展,把四川建成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迫切需求;是填补四川及西部地区海事高校设置空白,进一步完善四川高等教育结构、主动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省委“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等战略部署、主动为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服务的客观需求;是为促进“西部海陆新通道”和四川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推动四川经济和长江航运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求。

三、办学定位: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宗旨,以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为导向,创新教育思想、树立职业教育理念、优化办学思维模式,尊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进一步强化教学中心地位,着力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和就业竞争力,做精做强、办出特色。坚持“开放、共享”, 对标国际一流,推动产教融合,打造国际化、多元化、标准化教育品牌,把学院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化、现代化、标准化、产教融合、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海事交通职业学院。

四、服务面向:

立足成都,辐射四川,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五、办学规模:

学院在校园基础设施、实验实训室、师资队伍等建设分步实施逐步到位的前提下,在3年内确保全日制普通高职专科在籍在校学生12000人,开展各类职业培训10000人次/年;学院建成后5年内确保全日制普通高职专科在籍在校学生达到20000人,开展各类职业培训15000人次/年。

六、专业设置:

第一期拟设置的专业有: 航海技术(专业代码: 500301) 、轮机工程技术(专业代码:500303)、船舶电子电气技术(专业代码: 500308) 、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代码: 500304) 、港口物流管理 (专业代码:530806)、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代码:500108)、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代码 460305)七个专业。在后续专业开设中学院将逐步建成航海类、轨道运输类、航空类、智能制造类、电子信息类、现代服务类、经贸类等的核心

七、办学特色:

实行开放式办学,请进来,走出去,发挥高职学院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作用,开辟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新路子。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实行国际化办学,提升学院档次。 ——办学实现国际化。学院通过国际院校的合作,结合国际院校在全球教育界的影响力与优势,将积极引入国际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和院校品牌,联合建立基于一流的专业、师资与教学条件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管理院校,全面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及社会服务能力。加强与国际优质资源同类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建立科研协作机制和教师互访机制,更新知识,开阔眼界,跟踪科学前沿,拓展知识领域。让每一个专业挂靠一个国际知名学院,实行国际化联合办学,目前恩大公司已同英国、德国、美国等国家的国际学校与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 ——产教深度融合。在国际院校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学校引进国际资源,积极利用各自优势和特色,共同开展教育科研、产教融合项目。目前已同国内外电子技术、交通发展、智能制造等相关龙头产业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后续将继续寻求合作伙伴,共同创办产教园区。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在学院所建立的学历培养方案中,打通学生学历资质提升渠道,利用国内外教育资源,实现专升本、本升硕、国外留学深造、国外就业创业等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

八、办学格局

海事交通职院的建设,将同金堂县和淮州新城经济建设及其乡村振兴、成都国际职教城建设与发展高度融合,形成“一院· 一镇·一园·一圈”的格局。 “一院”——从学院定位、环境建设、专业打造、课程设计、师资队伍、学术研究、科研实践、实践实习等方面,采用超前视野,按照国际标准对学院建设进行全新规划,将项目建成一所具备国际标准的高水平职业学院。 “一镇”——依托金堂“千里沱江第一城”“天府花园水城”的区域与自然资源优势,植入联办国际院校的国际海事建筑风格,引进文旅康养等产业,着力打造“教育+文旅+康养”的具有海事风情的特色小镇。 “一园”——紧贴地方经济发展规划,携手国内外高端企业共同实现产教融合,让每个专业同国际名校、中外名企联手合办,实现建设一个专业,兴办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目标,同当地政府共建“国际产教融合园区”。 “一圈”——围绕学院特色专业,根据“一带一路”、“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各项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切合“成都国际职教城”的规划设计,发挥产教融合特色,注入实训产业,引进各行业专家人才,带动企业发展,在淮州新城形成“人城产”与“产教城”完美结合的生活、学习、工作圈。

成都机电工程学校是经教育主管部门审批的一所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代码51198),位于川西腹心地带、成都市西北部的郫县古城镇。学校占地200亩,投资4.2亿元,建有行政办公楼、教学楼、综合楼、实训中心、膳食中心、师生公寓、实验实训室等。现有中职、高职大中专教学班220个,在校学生13000余人,专家、教授、工程师、技师、博士、研究生等组成的搭配当、素质好、水平高、能力强的教工队伍近600人,是莘莘学子学习的圣地和成人、成才、就业、创业的摇篮。同时,与中国海事局、中国海洋局、中国长江海事局、中国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西南交通大学、西华大学等部省级单位合作,构建了在中等职业教育为基础上兼容成人高考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络高等教育和高级技工与技师培训的多元化、多层次办学模式,开展特色鲜明的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

办学宗旨

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博学笃行、厚德载物”的校训,以德育养成为基础,以具备职业技能技术为核心,以适应就业创业为标准,以获取学历证书与职业资质为标志,培养适用型、能力型、创新型、创业型、国际化高端人才,为提升民生幸福指数服务,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办学模式

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校际合作、校企一体化

由四川省能投集团和四川省人民医院作为发起人,集合拉克文化、德仁堂等知名企业携手组建,学校属于国资和民营共同参与的混合所有制学校,拉克文化是学校的控股股东。蜀祥护校是通过成都市人社局、民政局审批,获得了办学许可证的正规民办非营利性机构。目前学校已经取得来了初中高级护工、育婴师、保育员等多个种类的培训资质,未来还将在大健康教育产业中深耕细作,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化护理人才。

蜀祥职校的定位

高端护理人才的摇篮,健康技能培训的基地

蜀祥职校的校训

厚德强技,知行合一,精诚守护,仁爱无疆

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良好技能的护理人才,为精准扶贫助力。愿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医养护一体,谱写人类健康产业新篇章。

蜀祥职校坚持精准扶贫和市场化运作双线发展的道路,在扶贫上相应国家号召,把扶贫工作和教育培训紧密的联系起来。习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庄严承诺 “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蜀祥职校成立之初,就牢记扶贫使命,高举精准扶贫大旗。在瞄准市场需求的同时,积极服务脱贫攻坚。学校以“精准扶贫出实招,精准脱贫见实效”的理念,通过积极有益的探索和躬身实践,创造出“扶贫+培训+就业”三结合的模式来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学校以开展“护工护理职业技能培训精准扶贫班”为切入点,帮助老少边穷地区的贫困劳动人口培训技能,解决就业,为国家精准扶贫及健康产业注入一股新风。

在市场化运作方面,蜀祥职校以市场为导向,在国家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着力护理精英人才的培养。学校建立了以省医院、华西等专家教授为首的专业师资队伍,开发了贴合市场需求的教育培训课程,让学员学有所长,学以致用。学校采用订单式、对口式培育模式,与川内多家知名医院、护理、康养机构等达成合作协议,获得结业证书的学员将进入到学校签约机构工作,就业收入有保障。通过招生——培训——就业全产业链的服务,打造了健康护理人才的完美闭环。

展望未来,蜀祥职校将不忘初心,继续精准扶贫使命,积极为国家减负,为社会减压,为2020年全民奔小康,早日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贡献力量。同时学校继续立足于大健康教育培训事业,以成都为起点,逐步走向全国,为社会培育输送更多专业性、技能型的护理人才,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01——————————— 02——————————— 03
01.成都海事交通职业学院
02.成都机电工程学校
03.四川蜀祥职校